舆论中的沉默的螺旋、反沉默螺旋和双螺旋效应

舆论中的沉默的螺旋、反沉默螺旋和双螺旋效应
09/21/2022 No Comments 舆情行业新闻 admin

为什么一些热门时事的评论经常出现一边倒的现象?为什么网上网民表现出的一些观点和日常人们交流有着很大的不同?
什么是“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很多人都已经听说过了,其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这一理论主要表述这样一个观点: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大众媒介所传达出的观点会对受众造成一种压力,会让一部分持非主流观点的人放弃表达自己观点。
如对某一事件,40%的人持观点A,60%的人持观点B。持观点A的人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小众位置后,有可能因压力放弃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在公开表达出的舆论上表现出这么一种情况:一开始大家表达出的AB观点还是四六分,但后期逐渐变为三七分、二八分,到最后舆论公开的观点几乎都是B。
其原因可能有多种,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原因有:被孤立的恐惧(人类作为群体生物,个体会避免被孤立)、多数无知(也称多元无知,指对一件事或物,印象里觉得多数人会怎么想怎么做,但这种印象往往是不准确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如J.K.罗琳。罗琳是因哈利波特系列而享誉全球的女作家,但在2020年6月,因为一条推文没有完全支持LGBTQ群体而在网上被攻击。因无条件支持LGBTQ为西方的政治正确,网上的几乎所有声音都开始攻击罗琳,所有的西方主流媒体也都在攻击罗琳,甚至哈利波特相关的活动都开始避免提及罗琳的名字,这一趋势一直延续。但在2021年底《卫报》让读者匿名评选“2021年年度人物”时,却发现和网络舆论截然不同的现象:提名罗琳当选“2021年度人物”遥遥领先。为了避免罗琳当选2021年度人物,《卫报》提前关闭了投票通道。
在《卫报》的投票之前,罗琳的支持者因“沉默的螺旋”效应即使支持也不会发声,他们的声音在螺旋下降。但匿名投票并不会受“沉默的螺旋”影响。在投票之后,罗琳的支持者也发现他们其实并不完全是小众群体,也开始走出“沉默的螺旋”,网络上支持罗琳的声音也开始逐渐复苏。
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下更复杂的螺旋效应
“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时代变的更复杂了,“反沉默的螺旋”、“双螺旋”等新的假说开始出现。“反沉默的螺旋”是指由于互联网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外界环境对受众的压力有限,受众倾向于通过网络大胆地表达自我意见。“双螺旋”和“反螺旋”类似,指的是新媒体正在逐渐分化传统大众媒体的话语权,互联网上已经形成了足够话语权的个体大V以及社群,他们和传统媒体形成了“双螺旋”。
实际上现如今互联网上已经形成了复杂的舆论局面,并不是简单的螺旋结构可以描述的了。特别是如微博这样的开放社交媒体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已经形成了复杂的社群结构,也即“网络巴尔干化”。结合媒体的信息协同过滤机制,每个小群体,都可能出现一个短期的小型的“沉默的螺旋”。这些螺旋还会互相碰撞、冲突,形成复杂的、很难预测的舆论局面。
如果想结合“沉默的螺旋”效应对互联网上的针对某件事的舆情做出预测,需要搞清楚的是牵扯到这件事的群体有哪些,群体的大小和凝聚力怎样,对外攻击性如何,然后判断会呈现怎样的螺旋状态。
对政务舆情工作的启示
1.网上的舆论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民意。“沉默的螺旋”效应下会让一部分民意,甚至可能是占主流地位的民意隐藏在舆论之下。
2.如果想要引导一部分隐藏在舆论下的民意呈现出来,可以采用匿名投票等形式做引导,当这部分人知道和自己同样观点的人并不少见时,就会开始打破“沉默的螺旋”。
3.日常应该用舆情监测工具等加强对互联网的理解,了解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哪些群体,才可针对性的做出舆情分析和预测。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