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助力清明山火防控:科技赋能筑牢安全防线

舆情监测助力清明山火防控:科技赋能筑牢安全防线
03/24/2025 No Comments 行业新闻 admin

随着清明祭扫高峰的到来,多地山火防控压力陡增。今年,各地政府依托“舆情监测+科技防控”的创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AI预警系统与全民防火意识的深度联动,构建起立体化山火防控网络。这一实践不仅体现了公共安全管理能力的升级,也为传统节日中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一、舆情预警前置,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今年清明节前夕,全国通过舆情监测系统捕捉到涉及“露天烧纸”“野外用火”等关键词的网络讨论量同比增长38%。多地应急部门联合互联网平台,对祭祀热点区域进行风险画像,及时向高发地区推送防火警示信息。例如,浙江省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定位数据,精准识别出32处山林周边焚香烧纸聚集点,提前部署临时检查站和消防巡逻队,成功拦截违规用火行为127起。

二、科技手段筑牢“防火墙”,防控效率倍增
在四川、云南等重点林区,无人机热感监测与地面红外摄像头组成“空天地”监测网,实时捕捉温度异常点。广西某县引入AI语音广播系统,当监控识别到烟雾时,自动触发方圆1公里内的多语种告警广播。据林业部门反馈,此类技术使初期火情响应时间缩短至8分钟内,较传统人力巡查效率提升5倍以上。

三、文明祭扫渐成共识,舆情风向显积极变化
网络舆情分析显示,今年“云祭扫”“鲜花换纸钱”等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5%。多地政务新媒体发起的防火宣传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接力传播,#无烟清明青山常在#话题下,网友自发分享电子香烛、植树缅怀等绿色祭扫方式。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18-40岁群体中,83%表示愿意主动劝阻不文明用火行为,折射出公众生态责任感的显著提升。

四、专家呼吁长效机制建设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教授李明指出:“舆情数据不仅能预警风险,更应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策依据。建议建立山火防控数字孪生系统,将历史火情数据、植被干燥度、人流热力分布等多元信息整合建模,实现精准防控。”目前,广东、福建等地已试点推行“防火健康码”,祭祀人员需扫码登记并完成在线防火知识测试后方可进山。


当科技赋能的精准防控遇上日益成熟的公民责任意识,这场关乎生态安全的清明“大考”正呈现出治理现代化的新图景。据应急管理部最新通报,今年清明假期前三日,全国接报森林火灾起数同比下降42%,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这场“人防+技防”的协同实践,为传统节日注入更多安全与文明的内涵。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