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10/25/2021 No Comments 舆情行业新闻 admin

图表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数据

数据来源包括:新闻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数据时间范围:2021 年 10 月 23 日 0 时—2021 年 10 月 25 日 13 时关键词:房产税

一、事件概述

新华社 10 月 23 日消息,为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 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试点改革试点工作。其中第一条为: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非居住用房地产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执行。

相关信息发布后,迅速引起公众对房产税的热议,根据数据监测平台显示,2021 年 10 月 23 日 0 时至 10 月 25 日 13 时,涉“房产税”相关舆情信息共 273260 条,其中原创 73616 条,转发 31516

条,评论 168128 条。主要在论坛、微博等平台传播,网民参与话题讨论积极性高,其次新闻网站也是舆情信息重要的传播平台,媒体报道和解读受到网民重点关注。传播过程中,整体舆情调性为中性,负面舆情占比较低。

二、传播情况分析

(一)传播走势情况

从舆情走势图来看,“房产税”相关舆情热度近三天保持了较高水平,舆情热度呈波动式发展。舆情热度于 10 月 23 日 18 时达到最

高值,该时间段内共产生 12209 条相关舆情信息,其中,微博产生

4620 条信息,新闻媒体平台产生 2795 条,为该时间段内舆情传播的重要平台。在接下来两日中,相关舆论热度除了在夜间,其他时间段内均保持了高热度传播态势,论坛传播舆情数量较多。截至监测期结束,该事件舆情热度仍在持续。

(二)媒体来源

从舆情信息来源平台分布来看,论坛、微博、新闻网站为该事件相关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在该事件传播过程中,网民发声最为积极, 论坛和微博占比较高,其中论坛占比 39.56%,微博占比 21.85%;其次是新闻网站平台,占比 20.32%;短视频平台也贡献出部分数据, 占比 7.44%;新闻客户端(APP)平台占比 6.16%,微信平台占比 4.46%,奇特媒体平台产生数据较少。

(三)倾向分析

从舆情调性分布来看,目前关于“房产税”相关讨论整体情绪较为理性,中性舆情占据主导地位,为 97.78%,正面和负面舆情占比较少,正面舆情占比 1.06%,负面舆情占比 1.16%。

(四)关键词云

从关键词云图来看,该事件传播过程中,除了房产税、房地产税

等出现频次较高外,房价、房租、楼市等词在传播过程中热度较高, 为公众关注重点。

三、政策背景关键词

(一)关键词一:共同富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8 月 17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再次研究和讨论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共同富裕现已成为一个热点议题,提到富裕,首先想到的就是家庭最主要的资产——房地产。房地产在我国居民财富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占家庭人均财富的65.61%,而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分化。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网民已经对“说了十多年的房产税”是否即将到来有了各种猜测。“先试点,后

立法”一直是房产税改革指导方针。而早在 2011 年,国务院第一百三十六次常务会议的会议精神下,重庆及上海两地就开始了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虽然试点过程中遇到种种舆论阻力,但整体来看, 在共同富裕背景下,舆论对“房产税”接受程度已越来越高。

(二)关键词二:三孩政策

今年,我国三孩政策已正式落地,生三胎的政策的话题,瞬间在热搜上炸了锅,引起来无数人的高度关注与议论。全面放开三孩政策, 家庭购房时对户型选择也将有新的变化,传统的三房已无法满足家庭结构的变化,“四房成刚需,五房成改需求”,但多地房价居高不下, 普通家庭无法负担三孩配套房屋,这成为网民对三孩政策猛烈抨击的一点,要求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关键词三:炒房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任由房价过快上涨,住房的投资品属性不恰当地膨胀,炒房现象频现,将会扭曲住房的本质属性,群众住有所居的实现受到阻碍,并且对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增长构成巨大压力,对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构成巨大风险,对经济发展的挫伤性也会逐渐显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政策定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期要求,坚持“房住不炒”是广大群众的强烈呼声,也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进房地产税是大势所趋,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应当成为推进房地产税的基本立足点。

四、舆论场

(一)媒体报道分析

1、事实性报道

10 月 23 日该信息发布后,主媒体报道力度较大,主流媒体均是该事件本身进行了客观性报道,将相关信息广泛传播。如:

新华社《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

人民日报《重磅!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来了》

环球网《房地产税来了! 部分地区将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2、解读性报道

该事件信息传播后,公众对相关政策保持高度关注,多数媒体纷纷发布了解读性文章供网民更好地对政策进行了解,解读性报道影响范围较广。如:

央广网《六方面详解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严打炒房 保护刚需》人民网《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来了!你关心的问题在这里》

中国新闻网《房地产税试点要来了,对买房有何影响?》

经济观察报《多地被授权开展房地产税试点!几个重点需关注》

3、转发观点类报道

房产作为生活刚需,不仅关乎群众生活,企业利益和国家发展也与此息息相关,可以说涉及了微、中、宏观多个层面,业内专业人士及境外媒体对此均有发声,部分媒体对专家观点及境外媒体报道进行

了转载。如:

参考消息《外媒关注:中国将推行房地产税试点》

新京报《房地产税真的来了!业内:试点或 2 年内落地,房地产面临新变革》

凤凰网《李奇霖:房产税,一场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的变革》

(二)舆论焦点及风险观察

从 10 月 23 日该事件传播以来,网络引起多次舆情高潮,网民对“房产税”讨论热烈,新浪微博平台产生话题#房产税#,截至监测期间结束,该话题阅读量已达 3 亿次,讨论 8.1 万条。综合梳理网民评论,整理出以下舆论焦点:

1、房价、房租是否受影响

“房产税”消息一经发出,普通公众第一反映都是关注于自身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如房价是否会随之下降,租客则关心房东是否会因此对房租进行涨价。由于此类为题关乎到群众切身利益,因此舆论场上此类问题讨论最为激烈。

在舆论场中,大多数网民是对房价是否下降表示期待,但也有部分群体前期已经购入房产甚至多套房产,这部分网民表示对政策的抵触,房价下跌,可能会引起业主大规模维权,对治安环境及网络秩序造成负面影响,群体事件、非法上访等次生舆情风险性增高,各地政府近期应对此类舆情加强监测力度,做好提前舆情措施,有效防范可能面临的舆情风险。

2、房产税怎么征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目前该决定还在信息传播阶段,暂未在地区落地,网民对于房地产税改革将会在哪里试点、将会如何进行、实行标准何如规定等一系列问题保持关注。

上海、重庆两地曾作为房产税征收试点,近期部分网民吐槽其影响力度有限,借此对房地产改革是否取得成效进行质疑。同时,部分

自媒体大肆宣扬美日等国家征收房产税导致居民生活压力增加,甚至有网民扬言美国征收房产税导致了流浪汉现象严重,引起了部分网民的恐慌和抵触情绪。针对此类言论,相关部门应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及业内专家的作用,做好知识普及,引导正确舆论态势,缓解群众抵触情绪,为后续政策落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炒房”经济走向

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税的征收主要还是为了遏制投机性购房行为,即打击炒房客,对于普通老百姓居住性需求的购房还是予以保护的。打击“炒房客”,维护市场秩序,赢得了部分网民的支持和赞同, 而“炒房客”和“炒房经济”未来何去何从成为了网民热议话题之一。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关于“炒房”话题谣言传播风险较高。近日

一则网传消息十分吸引眼球:上海房叔一次性抛售 93 套房产,持有

28 年、房价翻了 100 倍,如今套现 4.5 亿元,而且所有房源都在一个小区。网民纷纷猜测该事件与房产税相关,并表示对炒房行为的不满。随后,经媒体调查采访得知,该事件为谣言,实际上这批房源的真正持有方,是房地产开发商世茂集团下属的苏沪区域公司,出售这些房产的原因与房地产税试点毫无关系。虽然该事件已得到澄清,但在目前“房产税”话题热度高涨的大环境下,相关部门应对此类信息加强关注,警惕媒体借话题热度恶意炒作、散布谣言,维护舆论场正常秩序。

五、总结

深化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加快房地产税立法,进一步推动地方税体系完善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进程中,舆情策略、制度策略、路径策略、人性策略应成为关注重点。对于目前舆论场发展形势,相关部门应意识到房地产税的改革要体现民众意愿和诉求,最大程度降低社会群众的税收痛感。为此,房地产税的立法应得到充分的讨论,明确立法目的及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同时税制要素的设计也要保证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改革诉求相结合, 合理设计税收优惠,提高税收遵从度。房地产税的制度设计应更多的从公众利益角度出发,体现一定的受益性,进而减少房地产税改革的阻力。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