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网络热门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汇总

2021年9月网络热门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汇总
10/14/2021 No Comments 舆情行业新闻 admin

9 月全国网络舆情报告 1

一、传播数据分析 2

(一)热点事件 2

(二)类型分布 4

(三)区域分布 5

(四)热词解读 6

二、舆情案例梳理 7

(一)西安地铁安保拖拽女乘客事件 7

(二)济南喜悦整形机构打人事件 9

(三)长沙一女检察官炫富事件 11

三、下月研判建议 14

(一)交通安全压力容易上涨,聚焦假日与农村秋种 14

(二)输入性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更需查漏补缺 15

(三)消费维权或复现,柔性解决问题助力形象修复 15

(四)党风廉政、教师违规辅导或抬头,需暗访曝光 16

(五)多地限电产生负面影响,应分级分类分时调控 17

(六)历史虚无主义易反弹,警惕盲目捧杀恶意解读 18

9 月全国网络舆情报告

  • 月舆论场上的热点事件密集出现,主要涉及如下话题:

第 14 届全运会顺利举行、孟晚舟回国、北京环球影城开业、多地爆发疫情、多个省市区启动限电限产工作等。从类型分布上看,政府监管类舆情事件最多。在区域分布上,与全国相关的热点事件有 14 个,而在省市区层级中,北京热点事

件最多,有 5 个。在热词分布上,“第 14 届全运会”“孟晚舟回国”“欢迎回家”“北京环球影城”“北交所”“限电限产”等词汇热度较高,均体现本月舆论场上的热点话题。

  1. 月份,主要舆情风险及应对建议涉及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交通安全压力容易上涨,应聚焦假日与农村秋种等关键节点。第二,输入性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更需查漏补缺。第三,消费维权或复现,可柔性解决问题助力形象修复。 第四,党风廉政、教师违规辅导或抬头,需暗访曝光。第五, 多地限电产生负面影响,应分级分类分时调控。第六,历史虚无主义易反弹,警惕盲目捧杀、恶意解读。

一、传播数据分析

(一)热点事件

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梳理出 9 月典型事件,在数据搜集基础上加权计算得出舆情热度值。在此基础上,按照热度值大 小依次排序,筛选出TOP30 舆情事件。

1:2021 年 9 月热点舆情事件TOP30

序号事件名称热度
1第 14 届全运会顺利举行1911316.5
2孟晚舟回到祖国广获舆论欢迎812731.6
3北京环球影城正式营业713079.6
4西安地铁保安拖拽女乘客引发争议299008.85
5全国各地庆祝第 37 个教师节145258.95
6恒大被曝出现债务违约风险138355.7
7福建多地爆发疫情129627.9
814 号台风“灿都”来袭124187.8
9北交所正式设立107504.4
10多省市区启动限电限产工作100941.4
112021 服贸会在北京成功举办78137.95
12济南喜悦整形女老板殴打顾客58134.3
13四川泸县发生 6.0 级地震37555.2
14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32240.6
15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29088.45
16全球最大关公像正式拆卸27196
17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 16 届残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26845.75
18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有序推进26348.35
19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24866.15
20工信部要求淘宝、微信等限期解除屏蔽24003.45
21哈尔滨爆发疫情19172.7
22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 CPTPP18825.3
23黑龙江勃利县交通事故致 15 死 1 伤13589.05
24阿里巴巴集团将投入 1000 亿元助力共同富裕12532.8
25习近平主席应约与美国总统拜登通话11136.05
26知乎就月饼吃坏肚子致歉10405.3
27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被采取强制措施5669.2
28五部门联合约谈美团出行等 11 家网约车平台公司5348.75
298 月 CPI 同比上涨 0.8% PPI 同比涨幅创 13 年来新高4603.4
30公牛集团涉嫌垄断被罚 2.95 亿3824.55

(注:舆情热度由新闻、平媒、微博、微信、客户端、论坛等平台数据加权计算所得)

第 14 届全运会顺利举行、孟晚舟回国、北京环球影城

正式开业等话题热度颇高,成为 9 月高热话题。其中,第 14

届全运会话题热度最高,近 200 万;孟晚舟回国话题热度次

之,高达 81 万多;北京环球影城开业也获得大量关注,话

题热度有 71 万多。此外,话题热度在 10 万至 30 万之间的

事件有 7 个,主要涉及西安地铁保安拖拽女乘客引发争议、

全国各地庆祝第 37 个教师节、恒大被曝出现债务违约风险、福建多地爆发疫情、14 号台风“灿都”来袭、北交所正式设立、多省市区拉闸限电限产等。

(二)类型分布

 

舆情类型分布图

在舆情类型分布上,政府监管类事件最多,占比为 17%,

主要涉及全球最大关公像正式拆卸、工信部要求淘宝、微信 等限期解除屏蔽等。赛事展会类事件占比为 13%,位列第二名,主要事件有第 14 届全运会顺利举行、2021 服贸会在北

京召开、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有序推进等。治安法治、 涉外事务、社会经济、灾害事故这四类事件占比均为 10%, 主要涉及西安地铁保安拖拽女乘客、济南喜悦整形女老板殴

打顾客、孟晚舟回到祖国广获舆论欢迎、8 月 PPI 同比涨幅创 13 年来新高、多省市区拉闸限电限产、四川泸县发生 6.0

级地震、黑龙江勃利县交通事故致 15 死 1 伤等。与企业动

态、疫情防控、金融监管相关的舆情事件,占比均为 7%。如

阿里巴巴集团将投入 1000 亿元助力共同富裕、福建多地爆发疫情、北交所正式设立等。

(三)区域分布

 

舆情区域分布图

总体来看,与全国相关的热点事件最多,有 14 个,主

要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习近平主席应约与美国总 统拜登通话、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等。而在省市区

方面,北京热点事件最多,有 5 个,主要包括北京环球影城

开始营业、北交所正式设立等。浙江、黑龙江热点事件均为 2 个,主要有哈尔滨爆发疫情、公牛集团涉嫌垄断被罚 2.95

亿等。海南、广东、福建、山东、陕西、湖北、四川均有 1 个热点事件,如恒大被曝出现债务违约风险、福建多地爆发

疫情、济南喜悦整形女老板殴打顾客、西安地铁保安拖拽女 乘客等。

(四)热词解读

 

舆情热词分布图

词云图可知,第 14 届全运会顺利举办、孟晚舟回国、

北京环球影城正式营业广获舆论热议,促使“第 14 届全运会”“孟晚舟回国”“欢迎回家”“北京环球影城”等成为 月度热词。受各地庆祝第 37 个教师节、西安地铁保安拖拽女乘客、恒大集团出现债务违约风险、济南喜悦整形女老板 殴打顾客被刑拘等在舆论场广泛传播影响,“第 37 个教师节”“西安地铁”“恒大”“债务风险”“喜悦整形”等成 为高频词汇。2021 年服贸会成功举办、北交所正式设立、多省市区启动限电限产工作等广获舆论关注,助力“2021 服贸会”“北交所”“限电限产”等词汇频现舆论视野。福建、

哈尔滨等多地爆发输入性疫情,促使“福建疫情”“哈尔滨 疫情”促使等词汇具有较高热度。

二、舆情案例梳理

(一)西安地铁安保拖拽女乘客事件

事件概述:8 月 30 日,西安地铁 3 号线一位女乘客被安保强行拖拽下车。从网上爆料视频可以看出,保安在拖拽时, 该女子裙子被撕扯,造成身体大面积裸露。相关视频资料引发网民热议。8 月 31 日,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称,该乘客不断辱骂身边乘客,并与部分乘客产生肢体冲突,严重影响了车厢内乘车秩序,招致网民质疑。9 月 2 日,西安市发布通报称,经查,郭某在地铁车厢内大声吵闹,并与乘客陈某有轻微肢体冲突,扰乱地铁公共秩序;保安员陈某某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不冷静,方法简单粗暴,存在拖拽行为,造成恶劣影响。乘客郭某、陈某扰乱地铁公共秩序的行为,情节轻微,对郭某、陈某不予治安处罚。保安员陈某某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但尚不构成违法犯罪,责令其所属保安公司对其予以停职并依规调查处理。西安市纪委监委给予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及其运营分公司 3 名相关负责人党内警告处分,1 名相关负责人调离工作岗位,2 名相关负责人诫勉谈话,1 名相关负责人谈话提醒。

数据平台监测显示,8 月 30 日 0 时至 9 月 2

日 16 时,相关舆情信息共为 3390338 条。主要信息来源为微博平台。

舆情趋势上看,西安地铁的回应持续引发网民热议,

促使该话题于 9 月 1 日达到第一个峰值。9 月 2 日下午,西安市公布调查结果和问责处理情况,再度引发舆论高度关注,促使相关舆情于当日达到事件最高峰。

媒体聚焦:多家主流媒体发布评论性文章,以聚焦安保

人员处置方式、官方回应等为主,如人民法院报、红星新闻、 极目新闻等发文《法治社会更需文明执法》《快评丨“西安

地铁安保拖拽女乘客”,处置不能逾越“依法”分寸》《西 安地铁、官方回应不能自说自话》。

网民观点一是同情涉事女性遭遇,批评安保人员简单

粗暴,呼吁官方给出真相并给与公正处罚。如“希望调查清 楚,要西安地铁道歉负责,那个保安承担后果,付出相应的

代价”“女乘客没有得到基本尊重,围观市民就只是冷眼旁观”“这就是官方的价值观啊,最近打压女性的事情还少吗” “和性别无关?女保安会扯男生衣服内裤?男保安为何不 暴力同样男性的大爷,请他下车?不是看到弱势群体好欺

负?”二是指责西安地铁态度傲慢,存在避重就轻问题。如

“女孩衣服怎么回事?不要避重就轻,请给出解释女孩衣服

怎么回事?不要避重就轻,请给出解释”“为什么产生口角 呢?那个大爷有没有被请下车呢,把根本原因说出来啊” 是讽刺西安舆论形象。“所以扒衣服不违法,衣不蔽体还要 冲过去拉内裤也不违法,西安牛”

(二)济南喜悦整形机构打人事件

事件概述:9 月 6 日晚,一则有关“济南一整形机构老板殴打威胁顾客”的视频在网络平台传播,引发网民关注。 9 月 7 日上午,涉事机构“济南喜悦整形”在其官方微博账号发布声明,称“受害者”是专业医闹团伙成员,机构在友 好沟通不成的情况下与该顾客发生肢体冲突,并表示网传视

频是恶意剪辑。9 月 8 日,济南警方表示已介入,机构承认存在不妥言行问题,就此致歉并保证改过。9 月 8 日晚,济南警方再发通报称,市公安局已成立工作专班,对事件进行 严查彻查,对任何违法行为绝不姑息。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 到案,正在审查过程中。9 月 9 日凌晨,济南公安发布情况通报称,济南医美老板被刑拘。

数据平台监测显示9 月 6 日 0 时至 13 日

16 时,相关信息共 210037 条。从信息传播渠道来看,微博为主要的舆情传播阵地,占比达 67.57%。

舆情趋势来看,相关视频在网络疯传后,舆论关注度

猛增。9 月 8 日,随着当地警方密集通报,舆论持续热议, 促使相关话题热度达到事件峰值。此后,随着犯罪嫌疑人被 刑拘,舆论关注度逐步下降。

媒体聚焦:中国经济网、中新网、东北网等发文《警方

回应“网传济南整形机构女老板殴打顾客视频”:正调查》

《警方通报济南整形机构打人事件:依法传唤刘某明接受询问》《警方通报整形机构老板殴打顾客网友:恶意炒作?》。

网民观点一是呼吁有关部门严惩当事人。如“什么背

景啊,整形医院这样的不止一家吧,必须全部严惩”“这女 的得有多猖狂啊,扫黑除恶大背景还敢威胁恐吓,有关部门

开始干活了”。二是表示对济南公安不信任,希望异地彻查

事实真相。“都过去多少个小时了,官博才在凌晨发通告, 事情平不了才发”“黑白通吃,就服济南公安,能不能换个

地方查”。三是希望中央督导组关注此事,严查严打山东黑 恶势力。“中央第九督导组进驻山东了,大家快去举报,要 求严查背后黑恶势力”等。

(三)长沙一女检察官炫富事件

事件概述:9 月 14 日,朱某在某论坛发帖称,家有四套房、存款百万,“随便找了一张卡,截图马赛克了一下,我 觉得自己赚钱能力还是不错的”。随后,朱某的言论被网民 截图转载,朱某身份被指为一名“女检察长”,引发舆论高

度关注。9 月 15 日,中共长沙市芙蓉区委员会公布了关于“长沙女检察官自曝经商存款数百万”网络舆情的核查情况。相关通报称,“‘朱某’身份为普通干部,其炫富言论系吹嘘。”目前,朱某已被严肃批评教育,并被责令作出深刻检查。

数据平台监测显示,9 月 14 日至 9 月 20 日,

相关信息共 16371 条。从传播渠道来看,微博、网媒为主要传播渠道,占比分别为 43.81%、28.95%。

舆情走势来看,9 月 14 日,相关信息在网络蔓延,舆

论质疑追问声音大增,促使舆情话题热度逐步升温。9 月 15 日中午,长沙市芙蓉区发布调查通报后,舆论关注度达到事 件峰值。随着事件得到快速调查通报,舆论关注兴趣也快速 下降。

媒体聚焦澎湃新闻评论称,虽然朱某只是一名“普通

干部”,但结合其长期在检察系统工作的履历,朱某身上的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仅会使外界对其收入来源展开各种 猜测,甚至不免使人对其是否会滥用权力产生担忧。本着治

病救人的目的,朱某受到处分可谓咎由自取。《中国青年报》

指出,当地有关部门对发表不当言论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的 同时,也应认真开展调查,深入客观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问 题,给涉事群众一个公正合理的交代。与此同时,还要将其 作为警示案例,让更多干部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树立做群 众工作时的正确方法姿态,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 线。

网民观点一是认为该女子不适合继续在纪检监察系统

工作。“如果情况属实,公务员还是可以继续做的,可是纪 委的工作已经不合适了。这么虚荣的人品,出事是迟早的事

情”“这样的人适合监督别人吗?”“不调离系统吗?这样 的人还适合做纪检工作吗?”“ 监委的工作人员犯这样的

错误,还适合在监委吗?”二是质疑当地官方的通报结果

“自罚三杯是吧?”“真的没问题吗?”“果然是罚酒三杯,

自查,自家人查自家人”“存在逻辑漏洞,说买房的临时存 款,为什么是钻石客户”三是肯定官方通报,嘲笑该女子“吹

牛”。“这个调查不错,相当细致”“哈哈哈唉,何必呢,

夫妻共同存款 18 万,负债 117 万”“是吹牛,但吹得也不算离谱。吹嘘这种事,网上太多了”

三、下月研判建议

(一)交通安全压力容易上涨,聚焦假日与农村秋种 受国庆假期旅游旺季、自驾游活跃等因素影响,10 月交

通安全压力不减,既涉及假日交通安全,也包含日常交通安

全问题。其中,国庆期间是公众旅游出行探亲的高峰期,人流车流短时暴涨,个别路段、场站、景点等交通管控引导压力将倍增。面对密集人流车流,若出现准备不充分、防范不到位、引导不科学、应急不及时等问题,潜在问题隐患或易酿成交通事故。受福建疫情影响,许多公众或放弃长途旅游, 转而就近游、郊区游,各地交通管控疏导压力易大幅增长, 城乡结合部、乡村道路、网红景区等区域的交通安全风险指数或上涨。

建议各地提高站位、保持警惕,既要关注国庆假期的交 通安全,也要注意平时事故防范工作。提前摸排问题、及时 消除隐患,聚焦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路段与平行路口,关注农 村秋种交通安全。依法严厉打击酒驾超载及不礼让行人等违

规行为,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完善交通应急保障预 案,提前发布交通出行提示,引导公众假日错峰出行,减少 交通拥堵、避免恶性事故。

(二)输入性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更需查漏补缺 受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影响,疫情输入性风险犹存。观察

发现,近期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福建莆田疫情、杭州一例境

外输入复阳无症状感染病例,均在境外疫情防控中出现疏 漏,涉及入境航班清洁、集中隔离场所防控、解除隔离后复阳等方面。国庆黄金周期间,跨省出游探亲人数将大幅上涨, 对防范输入性疫情及内地疫情外溢带来新一轮严峻挑战。建议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及时堵漏洞排隐患,完善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的健康跟踪监测机制,全面防范集中隔离场所内部感染问题,进一步遏制疫情输入风险。

(三)消费维权或复现,柔性解决问题助力形象修复 随着国庆黄金周到来,旅游与消费需求容易密集上涨,

同时因虚假宣传、价格争议、强制消费、产品质量、园区管

理等引起的纠纷问题或抬头,促使消费维权事件集中爆发, 引发叠加效应,容易损害涉事地区的舆论形象。建议各地结 合本地消费维权特点,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畅通投 诉举报渠道,获悉问题后及时上报、动态反馈,并做好线下

调查核实与处理善后工作,柔性缓和消费者的不满质疑情 绪,展现涉事园区与属地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动态修复本 地舆论形象。

(四)党风廉政、教师违规辅导或抬头,需暗访曝光 节假日期间,党风廉政方面的负面舆情风险容易反弹。

结合近年来有关方面通报可见,违反八项规定问题在节假日

较为突出,牵涉群体多为公务员队伍在编人员,较少涉及在 编教师等群体。应当看到,个别教师今后或因在廉洁从教问 题上不讲政治,致使其所在单位的舆情风险增大。尤其是在 “双减”工作压力下,一些家教需求容易死灰复燃,很有可 能转移至“地下”。不排除一些教师在节假日违规开展有偿 补课,以“一对一辅导”“线上指导”等隐形变异方式秘密 进行。有鉴于此,建议持续开展暗访督查工作,集中曝光典 型案例发挥震慑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讲政治 顾大局,遏制党风廉政问题反弹复苏势头。同时,针对教师 群体潜在风险,也要引起重视,可在暗访曝光基础上,鼓励 群众实名举报,营造坚决反对教师违规补课辅导的良好舆论 氛围,助力“双减”工作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五)多地限电产生负面影响,应分级分类分时调控 近日,多地采取临时限电等措施,引发舆论广泛热议。

其中,辽宁、吉林等地临时限电,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

引发舆论广泛质疑批评。受此影响,#东北限电##东三省用电高峰拉闸限电##沈阳限电后红绿灯停电引发拥堵##吉林市一水务公司称停水电常态至明年#等密集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分析认为,个别地区近期无序停电问题造成较大的负 面影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以免舆论将质疑矛头指向“能 耗双控”、“减碳”等国家重要政策,消解党和国家的公信 力。为缓解相关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避免其他地区重蹈覆 辙,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密切关注网上讨论动态,以免过度解读、关联炒作,

谨防泛意识形态化炒作,冲击党和国家良好的舆论形象。建 议警惕个别网民将相关停电与 2020 年底浙江湖南临时限电对比关联,严防过度联系未来举办的中美气候谈判、碳排放 等敏感议题,将一般停电问题炒作成意识形态议题,促使“多 地停电”“限电停产”等成为热搜话题。

二是切实保障生活用电与公共用电,科学做好生产领域

有序限电工作。全面研判后续电力供应态势,充分考虑冬季 极端寒冷天气潜在风险,科学部署限电供电工作;精准划分 必须限电与非必须限电企业,分类分级分时调控电力供应,

谨防运动式“减碳”、年末突击减排等问题反弹,致使在限 电限产中出现“一刀切”情形,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是适时回应舆论关切,缓解各方担忧不安心理。建议

有关方面及时跟踪掌握舆论反馈,精准把握企业与公众关 切,诚恳解释临时限电的实际原因,介绍限电企业类型与规模,宣传后续电力保障举措,争取更多公众与企业支持理解, 稳定企业家与群众的心理预期,维护本地生产生活有序运 转。

四是关注煤炭、油气等大宗商品供求变化,避免顾此失

彼影响产业链稳定。建议增强战略思维与大局意识,强化跨部门协作,及时发现新问题新隐患,积极协助发电企业、煤炭开采企业等解决能源保障难题,避免单兵作战、顾此失彼, 干扰安全生产、环境治理、员工就业、合同履约、上下游协作等,影响国内重要产业链安全稳定。

(六)历史虚无主义易反弹,警惕盲目捧杀恶意解读

近日,围绕着孟晚舟回国一事,主流舆论反响积极强烈。 其中,主流媒体密集关注欢迎孟晚舟回家,积极肯定党和国家为此作出的不懈努力,持续抨击美国滥用双边引渡条约侵犯人权,助力国内舆论场上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同频共振。在此积极氛围下,许多公众在网上或网下自发欢迎孟晚舟回国,促使朴素爱国主义情感持续升华。分析认为,该事件对

凝聚人心、走向复兴、增强党政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也要注意到,一些“恨国党”“两面派”恶意质疑解读,散布带节奏言论,甚至关联东北限电等质疑我国“无法保障电力供应”等。任由这些不当言论扩散,容易解构党和国家长期努力、打击公众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一些自媒体再度使用标题党、惊悚体或“厉害体”,不仅容易扭曲爱国主义、刺激极端民族主义,也容易误导一些缺乏甄别力的网民盲目乐观。进入 10 月后,或有一些大 V、网民利用辛亥革命爆发110 周年这一敏感节点,肆意鼓吹国民党“历史贡献”,消 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或诱发历史虚无主义反弹。

对此,建议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持续打

击历史虚无主义及其他隐形变异问题,并高度警惕网上一些带节奏、解构性、煽动性等片面解读言论。具体而言,一是视情借助国庆节等开展重要宣传活动,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情感,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促进网络生态风清气朗,持续提升党政公信力。二是视情协调主流媒体与权威自媒体发文,引导相关网民理性看待中美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防范个别自媒体为引流再次使用“标题党”“厉害体”,诱发“低级红高级黑”风险。三是高度警惕混迹在网上的“恨国党”“两面人”,密切监测相关人员在重要事件上蓄意散布谣言、煽动性言论,以免部分网民被带偏立场, 造成舆论场上的对立与混乱。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