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错误言论的系列次生舆情观察网络舆情监测报告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错误言论的系列次生舆情观察网络舆情监测报告
01/05/2022 No Comments 舆情行业新闻 admin

一、舆情概述

12月 14 日 23:34,微博网民“@下唐寰化”在新浪微博平台爆料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宋某某在课堂上公然针对南京大屠杀发表错误言论。随后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在微博平台形成多个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话题阅读量累计超 10 亿。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15 日回应,已启动调查程序,16 日发布情况通报,对涉事老师给予开除处理。

根据网络信息,拍摄视频学生疑似该校学生孙锦涛(微博账号:@小洛91668),他将视频发送在某个社交群中,后被西安网民董讯(微博账号:下唐寰化)转发至新浪微博平台。而后网民蒋巍(抖音账号:蒋巍考研、蒋巍说考研)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评论此事。在人物关系略微复杂的背景以及校方处置下,本次舆情发酵过程衍生了系列次生舆情。

二、系列次生舆情

(一)学校“过度宣讲”回应

12 月 15 日 19 时 02 分,@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发布情况通报,将教师宋庚一的行为定性为“过度宣讲和不当言论”;随后由于网民并不买账,学校于当日 22 时 06 分修改通报为“错误言论”。学校的两番回应,暴露了该学校并未第一时间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教学事故,是涉及意识形态的严肃问题,从而引发部分舆论质疑学校相关工作不到位

(二)涉事教师被起底,武汉大学再度引发关注事发后,涉事教师宋庚一个人信息便被起底,而其履历中“武汉大学”成为舆论热议焦点。有网民梳理出武汉方方、湖北大学梁艳萍、南京财经大学冯济梅、武汉大学周玄毅等事件中,涉事者均与武汉大学有关,这也令不少网民将舆论矛头对准武汉大学,甚至发表“武汉大学是公职的大本营”“武汉大学还不知道有几个宋庚一”等偏激言论。“武汉大学”词条也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三)“视频被裁剪”引导“告密”一说

在“完成视频”传播前期,便有声音称举报视频内容“经过剪辑”,由此引导舆论去诬陷学生告密、网曝举报者。有声音强调“看了完整版,就知道学生是裁剪视频,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栽赃陷害老师,告密举报老师。”并且,他们进一步说,老师在课堂上不能自由发挥学术讨论了,长此以往告密之风盛行,人人自危国将不国。但从传播情况来看,首发视频是 5 分 35 秒的完整版,而微博大 V“@上帝之鹰_5zn”15 日 14 时 11 分发布的视频,仍是 5 分 35 秒,而在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宣布调查处理后,视频方被压缩成几十秒内容。在该次生舆情下,部分网民被引导至“等待反转”立场,并且为之后网曝举报者奠定了舆论基础。

(四)视频上传者遭遇网络暴力,辱骂者信息被起底

据悉,视频拍摄者和视频上传者个人信息均在 twitter 平台被曝光,随后倒灌至境内平台,导致董讯收到大量辱骂短信,受到网络暴力。值得注意,有网民根据曝光的短信截图,搜索出多地体制内中层干部,如武汉市新洲政府民进副主委、副局长盛鸿平;山西晋城交警事故中队中队长张栋;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李宁;陕西科技大学刘保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学钧;燕山大学教授王晓威;烟台山医院唐致峰;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校长朱世平等等。以上人员均受到网民举报,其中山西晋城已介入调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微博已被禁言。此外,twitter 平台还有人造谣董讯被学校开除。该次生舆情围绕举报者展开,衍生出一场双向起底风波,但这也令部分网民猜测,对学生的攻击应该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

(五)延伸举报类似问题

随着舆情的一系列发酵,从涉事教师宋庚一错误言论被曝光,再到部分疑似“精日”分子攻击辱骂举报者,再到辱骂者身份被扒,事件再度发展出一条新分支,舆论进入“起底狂欢”,舆论场举报类似问题的声音集中爆发。如微博大 V“@司马南”举报复旦大学冯炜;微博账号“@游走成人世界的不敬不恭”举报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生马心羽公然在微信朋友圈支持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言论。同时,上述辱骂短信的号码持有人,也引发了一波舆论投诉热潮。

(六)天眼查平台“上海震旦职业学院”被注销

12 月 19 日,社交媒体开始传播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已经注销,法人主体资格灭失,但天眼查并未显示注销时间和注销原因。有自媒体深扒其中细节,企查查显示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最后更新时间为 12 月 17 日,由此质疑背后有推动力量,才能令其在一天内完成“预约、排号、清税”等流程。

三、观点思考

(一)高校应对意识形态类舆情高度敏感
高校是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本次事件中,学校首次回应的不当定义,小范围引发了舆论不满,虽然并未成为事件发酵中的重点议题,但也暴露该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不足之处。此外,本次事件的双向起底中,也涉及了多个高校教师,引发舆论探讨高校意识形态问题频发的原因,同时也对高校思政工作表示不满,对高校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表示担忧。以上情况,均反映出高校应对意识形态类舆情保持高度关注、高度敏感,合理处置。

(二)舆论生态陷入“绝对”情绪

在这次舆情事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起底”行为,该行为从往期的“人肉”说法,到现在更改为“开盒”说法,均是违法的。但在民众“绝对”“戾气”情绪的影响下,起底涉事教师、起底辱骂者的行为成了正义之举,不少网民参与传播个人信息,希望制裁上述人群。此外,支持涉事教师言论的一方群体,也陷入了“绝对”情绪,他们利用新浪微博账号、手机号辱骂举报者,大大扰乱舆论秩序。上述立场的对冲,无疑增加了网络戾气,因此微博处置 15 个恶意攻击“震旦教师被开除”事件相关账号行为,十分有必要,但对于一般网民,则亟需一种正确引导声音。

(三)“开除”处置获得舆论点赞

梳理过往高校教师不当言论、错误言论舆情的处置情况,2020 年湖北大学梁艳萍于社交平台发布错误言论,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教师资格证处罚;2019 年重庆师范大学唐云在课堂中发表损害国家声誉言论,被给予降级岗位等级处分;2017 年华中科技大学张超在课堂散布不当言论,被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处罚;2017 年北京师范大学史杰鹏于社交平台发布不当言论,被给予解聘处理;2017 年山东建筑大学邓相超在新浪微博贴发错误言论,被停职处理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开除”在类似事件中,算得上是较为严重的处置方式。从舆论角度来评价该手段,一方面是民众“买账”程度增加,纷纷点赞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处置果断;另一方面也有声音猜测,“开除”处置触碰到“高校公知”的切身利益,若是“开除”成为惯用处置方式,那么他们将不能随心所欲发表言论,因此,他们才会不遗余力抹黑举报者。但是综合来说,对于频发的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舆情,从严从快的处置方式,更能获得舆论支持,发挥震慑作用。

四、总结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错误言论事件,虽然官方已通报处置情况,但舆情仍有发酵苗头,视频拍摄者以及视频上传者的情况仍是舆情爆点。但对于各地高校而言,应透过本次事件,重视背后的思潮蔓延现象,要完善学校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工作,以及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同时,也应以此为例,引导学生正视“拍摄视频维权”的本意和“起底他人”的法律意义,共同维护良好的舆论生态。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