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事件舆情余震:后续实名举报风潮观察

唐山事件舆情余震:后续实名举报风潮观察
06/20/2022 No Comments 行业新闻 admin

图表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数据

数据来源包括:新闻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

数据时间范围:2022 年 6 月 10 日 0 时—2022 年 6 月 14 日 16 时

关键词:举报|实名举报

一、 核心舆情引多起余震

6 月 10 日下午,一段唐山市烧烤摊“男性骚扰女生不成后反而暴打女生”的视频在网络平台传播。事件快速引爆舆论场后的五日内,舆情热度不仅未走向消退,反而出现更大范围的衍生舆情爆发,唐山市等多地出现群众实名举报涉黑涉恶线索,竟在舆论场中引发一波实名举报的热潮。风潮当中,不仅仅出现近期遭受不公的民众发声现象,更有大量维权群体乘上舆论东风表达诉求,唐山在极短时间内被固定了公众舆论中的负面形象,并逐渐呈现出向涉政涉稳风险的蔓延。

下为对近日接连爆发实名举报情况的不完全梳理:

舆论关注地域举报事项
610唐山蛋糕店遭黑恶势力打砸恐吓,报警无用
611唐山酒吧内被拘禁殴打逼迫下跪打白条,民警未处理
612唐山北昆昊塑业公司非法占用基本农用田
612唐山借由套货转手抵押巨额诈骗,警方无作为
   
612渭南黑恶势力暴力袭警致残
612唐山村支书与家人联合违规操控当地养猪市场
612唐山黑恶势力非法闯入拘禁
612唐山楼盘停工监管账户余额为零,百余业主下跪请愿
   
612唐山海霸追赶撞船致人死伤,海警定幸存船主违法
612唐山联谊产公司暴力殴打,霸占拆迁商铺
613西安遭到无故殴打,警方不作为
613深圳孙启龙醉酒性侵
   
613唐山交通事故致死,交警包庇未见赔偿
613唐山路北区错判冤案,被打人反被判刑
   

二、 时空上向核心事件集中

从上述事件看来,多起实名举报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向唐山烧烤店这一核心集中,明显受到了核心事件的辐射作用。首先在时间上,除“蛋糕店实名举报”“酒吧非法拘禁”“深圳举报性侵”事件之外,其他事件的实际发生时间距今均有两个月以上,其中“路北区冤案”“黑恶势力非法闯入”等事件甚至距今已有十年以上。时间上来看总体呈现出以唐山烧烤店事件为核心向外辐射的特征,并且多个历史旧案被重新翻出进入大众视野。其次在空间上,十四起实名举报事件当中有十一起都发生在唐山当地,剩余三起则分别位于西安、渭南、深圳,分布上也呈现出以唐山烧烤店事件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均出现散布的特征。联系时间维度上的分布特征可以发现,连续爆出的实名举报案例呈现出本次核心舆情事件的极高带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成为了利益受损者表达诉求的借助手段。

三、 公权力和涉黑势力为共同主题

对十四起举报事件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涉黑恶势力的行为和公权力的后续不当行为成为当前多起事件的共同主题。在舆论的角度上来看,将有关事件向黑恶相关进行靠拢,能够更加有效地搭上便车形成传播效应;但是在事件性质的角度上来看,多起事件当中对于公权力的不满情绪实际上是历史遗留案件的共同之处,实名举报这一在舆论观感上近乎“自爆、同归于尽”的诉求手段,往往是正当渠道难以解决问题之后的被迫选择,在长期的等待当中形成的举报人强烈情绪会在举报当中形成集中爆发。

从核心事件的角度来看,公权力履职和扫黑除恶自舆论进展的中期以来一直就是舆论场中挥之不去的讨论主题,单个事件的公众愤怒部分转向对于警方、司法等机关的履职疑问后,罕见地并未再次出现偏移。原本短暂的公众议题留存时间,依靠反复爆出的实名举报事件被再次、多次激活,对于地方公权力执行的质问也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愈发激烈。

四、 维权群体搭便车后逐渐“破圈”

经过对举报人的网络发布情况和举报事项的实际发生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十四起后续爆出的举报案件当中,有至少 9 起属于长期性的网络维权信息发布。常规而言,网络维权群体和普通网民有着较大的信息壁障,网络维权群体充满戾气的激烈措辞、重复进行的机械发布、群体内部的互助互动都成为其信息流远离普通网民的重要原因,双方通常在同一个网络空间上表现出各说各话的分隔态势。

但是在本次核心舆情事件的余震当中,网络维权群体通过自发和被动的两种方式形成“破圈”,达到了顺势合并两个分隔舆论场域的效果。自发途径中,以“蛋糕店实名举报”事件为例,该事件的发生当事人在遭受不公待遇后已经在个人微博当中发布多条相关内容,但是唯有在唐山烧烤店事件得到关注后的发布内容,因为添加相关话题标签受到热传,更是吸引了后续蜂拥的维权模仿者。

在被动途径当中,部分网民群体开始刻意寻找不公正现象,在舆论场的角落发现长期性的网络维权群体后,便将其作为了为核心舆情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更添一把火的薪柴,一并投入雄雄燃烧的集体情绪当中,“黑恶势力非法闯入拘禁”事件就典型来自于这一途径,自媒体账号“美滋滋 bot”对其举报的扩散用语“唐山又有一个位老奶奶举报涉黑团伙,帮忙扩一下”,就明显表现出将该事件和烧烤店事件同质化的特征。

五、 连续爆出造成当地极大舆情压力

上文提到,多起举报事件呈现出向唐山市的高度集中,而对于当地的政府治理和应对而言,短短数日内多起历史案件纷纷登上网络热搜,所承受的舆情压力进一步反映在舆情的回应上,又再次受到本就不满的网民进一步批评。

6 月 13 日央视网等媒体以“唐山 3 天 3 份实名举报”为标题对近日相关情况进行报道,但是公众对于这一报道本身的反馈并不乐观,出现大量网民质疑 3 起这一举报数量,甚至表示“唐山的举报多得已经让人分不清了”。

网络情况的反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前相关问题的反复爆出对于唐山市当地的压力,一方面唐山市在核心舆情效应巨大、衍生舆情反复爆出的背景下,无法再以回避式的舆情态度进行回应,只能够尽量接入群众的举报情况、跟进网络上的举报信息。因为涉及到对于举报信息的定位核查,还需要尽快进行公众回复,这对于基层人力而言有着极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反复爆出的唐山市举报内容直接将舆论的风向引向了对于唐山市上层建筑的多层次质疑,是否存在黑恶势力保护伞、历史遗留问题为何长期得不到解决、是否存在体制内官员的违法违纪等尖锐问题,都势必在后续的回应当中遭到网民的持续追问,无法回答上述问题显然难以从根本上平息舆论的怒火。

六、 涉政涉稳风险出现苗头

在对多起余震式实名举报进行分析外,也不应忘记烧烤店事件核心舆情数个较为特殊的特征趋势,在网络舆论话语的层面上均展现出了目标为政治、稳定的话语攻击。

细节上的充分性:6 月 12 日,核心舆情的全网关注当中,出现了舆论场对于嫌疑人前科背景的关注,随着时间的进展多名嫌疑人的历史经历、前科背景、主要活动、人际交往等多方面都被挖出并置于舆论场上引发讨论,是本次核心舆情转向扫黑除恶主题、后续余震式举报事件接连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唐山当地将案件侦办移交异地之后,也迅速出现了舆情消息扒出异地政法系统当中仍然有重要领导在唐山公安系统内挂职,并质疑移交异地的实际有效性。多个方面上的细节充分性一方面展现出广大网民对于此案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令人怀疑关联性如此强的舆论操纵手段,是否完全来自于网民的自发行为。

调性上的攻击性:烧烤店事件的舆情进展当中有多个维度的舆情发散,但是每个主要维度都不约而同出现对于喉舌性官方媒体和正面宣传口径唱反调的情况。外交部长王毅回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比比哪个国家治安治理更好”受到部分网民嘲讽,共青团此前曾发布的争议性帖文(涉性别议题)也被挖出再次受到围攻。此外,在该次舆情的较早阶段人民日报、侠客岛等官媒属性极强的媒体评论区首先爆满,也令人疑问是否存在将本次事件刻意转向涉政攻击的背后推手。

七、 舆情总结

() 舆情发展演变启示

本次核心舆情事件呈现出时空双维度上的延伸性,空间上辐射到其他省市的同时,时间上也在历史性同类问题搭便车、次生舆情极大拉长发展周期的双向上呈现出充分延伸。该种特征最为典型的即是“徐州八孩”事件,表现出跨越全国的同类案件舆情启发性和延续至今的尚存质疑声音。此类重大舆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巨大的黏性使得负面情绪形成顶格传播,单起事件到社会现象、到跨地域类似事件、到此前的各种关联事件和言论,舆论场对于重大舆情的反映呈现出愈发综合化的特征,重大舆情爆发后的风险扩散可能也急剧升高。对于各地域而言,都有必要再次提升对于全国范围内重大舆情的关注,甚至需要提前对其他地域更具舆论潜力的事件进行预判,全力防范同质风险在辖区内的爆发。

() 地方政府治理启示

本次事件的舆情发酵快速、演变复杂、升温迅猛、性质敏感、公众情绪激愤、地方应对困难,对于政府治理形成了三个时间尺度上的严格考验。首先在舆情热度爆发当中,能否及时回应网络民意、快速进行事件处置、有效引导舆论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情总体的热度上限,政府的即时应对不力往往会将讨论重点从事件本身转向治理的公信力危机;其次在舆情事件发生前,治理政策是否有效、遗留性问题是否得到就解决、类型化的社会问题是否存在积怨,也都在舆情爆发之时一跃成为评判地方治理的关键——甚至唯一——标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当地地域形象都将陷入严重危机;再次在舆情事件逐渐收尾之后,任一全国范围内类似事件的爆发都将再次点燃公众的记忆,在舆情事件之后的地方治理成效将再次受到评估,通常只有成效极高、各领域极为完善的多方举措方能够得到公众的重新认可,重获公信力、重塑地域形象的难度相较此前大大增加。

这意味着,在公众对于重大舆情的关注粘性不断上升的当下,运动式的执法、阶段性的打击都已经不再适用,跨时空的舆论关注形成了极为稳固且长效的集体记忆,只有通过常态化的严格治理才能够形成针对重大舆情风险反复爆发的抵御能力。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