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未成年人失踪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多起未成年人失踪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11/28/2022 No Comments 舆情行业新闻 admin

图表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数据
数据来源包括:新闻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
数据时间范围:2022 年 11 月 15 日 0 时—2022 年 11 月 22 日 10 时
关键词:未成年人/失踪

一、舆情综述
10 月 14 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 15 岁的高一
男生胡鑫宇从宿舍离开后失联,至今已长达一个月,激发全
民破案浪潮,部分民众对失联原因进行过度想象与负面揣测。
受胡鑫宇失踪案影响,近期舆论场传播多起未成年人失踪事
件,如“武汉 14 岁男孩出门扔垃圾失踪事件”“宁夏 14 岁
男孩外出买作业本失联 5 天”等,引发舆论关注。
据数据平台监测,2022年11月15日0时-2022年11月22日
10时,网络关于相关话题事件的总体信息共计3466258条。
二、信息传播情况
(一)传播脉络
从信息传播走势图来看,近期多起未成年人失踪话题舆
情走势与胡鑫宇失踪事件呈正相关。胡鑫宇失踪事件舆情走
势中,11 月 19 日与 11 月 20 日为话题的传播舆情高峰,该
时间段信息分别达到 351938 条和 351274 条,其中短视频、
论坛平台贡献主要传播作用;而从近期多起未成年人失踪话
题的总体信息传播走势图来看,11 月 19 日为话题的传播舆
情高峰,该时间段信息达到 654864 条,其中短视频、论坛
平台也贡献主要传播作用。

从信息平台占比图来看,短视频(1534112 条)、论坛
(1349510 条)、微博(293233 条)、新闻网站(175675 条)
是事件信息的主要传播平台。客户端、微信等其他平台信息

占比较低。其中,包括胡鑫宇失踪事件在内的相关话题多次
登上新浪微博、抖音等平台热榜,如#警方回应任贤齐转发
的男童失踪案#(新浪微博)、#武汉 14 岁男孩出门扔垃圾
后失踪#(新浪微博)、“警方辟谣胡鑫宇河里被找到”(抖
音)等。
三、传播原因分析
一是胡鑫宇失联事件引发民众的猎奇心理。胡鑫宇失联
事件中,“宿舍到教学楼不到 100 米离奇失踪”“身上带有
录音笔”等信息要素引发公众对事件产生猎奇心理,部分民
众基于对离奇案件侦破的兴趣保持对事件的较高参与热情。
同时,胡鑫宇失联事件舆情传播中,官方主流媒体参与度不
高,反而以综合性媒体、自媒体参与为主,且自媒体侧重于
对失联事件的分析与猜想,一定程度上迎合民众对此类离奇
事件的好奇心理。在此情形下,不少网民对失联原因展开发
散性猜测与联想,涉及“器官移植”“黑色产业链”等,并
将此类阴谋论要点转向近期其他未成年人失联事件上来。
二是个别自媒体账号刻意迎合与炒作。11 月 20 日,澎
湃新闻采访的全国知名寻亲警察、湖南长沙县公安局民警王
曙表示,最近并未发现失踪人口有明显变化。也有网民指出,
每年失踪的人口很多,只是胡鑫宇事件引发社会对未成年人
失踪案件的短期集中关注。一方面,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存
在一定的算法偏好计算,关注过胡鑫宇事件的人们会产生一

定的信息茧房效应;另一方面,个别自媒体账号则存在刻意
迎合与炒作行为。其一是进行刻意迎合,包括搜集整理近期
未成年人失踪事件、就少年失踪原因进行分析,甚至开展阴
谋论联想等。如近期,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热传近期未成年
人失踪名单,引发网民关注,多个自媒体账号对名单内容进
行整理与传播,11 月 20 日,抖音账号@热点观察发布的近期
失踪少年名单,就获得 8 万余条评论。其二是个别账号借此
类离奇事件进行炒作,以博得流量关注等。如 11 月 19 日,
自媒体账号@时光网评文章《一个小县城两个月失踪 11 位孩
子》获得较大传播,而 11 月 21 日,隆回县公安局回应表示,
该自媒体涉嫌炒作,且寻人启事上的孩子目前均已找回。
三是担忧恐慌情绪增加话题传播热度。从传播情况来看,
不少民众在对关联话题的传播过程中,受到担忧、恐慌情绪
的影响,除了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话题热度外,也会在传播过
程中产生不实信息及谣言,扰乱舆论场正常秩序。例如舆论
场传播过程中,频繁出现关于“器官移植”“黑色产业链”
等阴谋论猜测,部分网民在未成年人失联案件中进行阴谋论
的关联,甚至发出“前几天武汉失踪男孩找到了,据说内脏
没了”等言论,增加话题传播热度。
四、风险研判
(一)阴谋论层出不穷,防范舆情越演越烈
受胡鑫宇失踪案影响,近期舆论高度关注未成年人失踪

事件,大量网民跟风统计并传播各地未成年人失联情况,舆
论场呈现出短期内多地频繁出现未成年人失联的情况。同时,
受此影响,舆论反馈也出现多种阴谋论声音,包括“器官移
植”“稀有血型”“体检信息非法泄露”等,且有网民传播
“九月份国家颁布器官移植合法,十月末就有很多人失踪”
等信息,加剧民众恐慌情绪;而从官方及媒体反映来看,行
动相对滞后,且自媒体以积极迎合与炒作的态度参与传播。
在此情形下,需防范各种阴谋论迭出,扰乱舆论正常秩序,
甚至助推话题舆情不断发酵。
(二)防范恐慌情绪蔓延
当前舆论场呈现出未成年人失联事件密集发生的情况,
加之主流媒体参与度低、自媒体跟风迎合炒作下,需防范民
众恐慌情绪蔓延风险。一是后疫情时代,民众普遍存在较低
的社会安全感,此类事件频繁出现大众视野或加重后疫情时
代下民众的负面情绪,甚至产生对社会治安环境的焦虑与不
安。二是多个阴谋论猜想中,涉及器官捐献、学校体检等方
面,一方面会造成在校学生及家长群体的担忧恐慌情绪,另
一方面也会使部分民众对器官捐献、学校体检等产生防范戒
备心理,如不少网民呼吁“禁止学校给学生做体检”“不要
随意签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等。三是未成年人失联原因猜
测中,出现多个版本的谣言传播等,如制造学生失踪被挖器
官谣言等,增加社会面的恐慌焦虑情绪。

(三)谨防负面效应向政府部门延伸
一是涉防疫工作方面。当前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基层防
疫工作与民众正常生活产生矛盾冲突,加之舆论场呈现出多
起未成年人失联事件频发的现象,有网民认为公安致力于抗
疫而忽视社会治安管理,甚至有网民发出“流调能查到八辈
祖宗,孩子失踪就查不到了”等嘲讽言论。二是涉公安办案
效率方面。目前,互联网曝出的多起未成年人失联事件仍未
有结果,且胡鑫宇失联已有一个多月,部分网民质疑警方办
案效率与工作能力。如有网民就胡鑫宇失联事件指出,失踪
地发生于校园,警方却迟迟未能破案,由此发出“(警方)
到底是找不到还是不想找”等质疑,或对公安形象产生负面
影响。另外,短期内频繁出现未成年人失踪案件的集中曝光,
不仅会牵扯较多警力,增加地方公安工作压力,同时,舆论
高度关注下,涉事有关部门回应或结案不及时,均可能会导
致舆情发酵升温,甚至影响地方乃至公安部门负面声誉,提
醒涉事地方有关部门,需及时介入处理,并提前做好应急预
案,以便规避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
目前来看,相关话题舆情态势仍处于发展阶段,各地方
政府及主流媒体参与较少,公众与自媒体参与较多,且不乏
存在自媒体账号借机炒作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及时针对涉
地方相关话题信息进行回应,有关部门或主流媒体也可就舆

论场较为突出的不实信息来进行辟谣,及时消除社会面恐慌
情绪,防范舆情失焦走偏风险。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